看似隨意的綠松石形狀,是這樣做出來的
了解綠松石后,你會發現市場上綠松石形狀,真的是多種多樣。即使都是珠子,綠松石形狀也各不相同,比如圓珠、算盤珠等各種隨性,還有一些看似隨意的綠松石形狀,也會成為一種珠型,叫——隨形珠。
在隨形珠中,你會發現這些原生態的未經打磨的料子,最好地體現了綠松石形狀的各異。綠松石隨性籽,其實就是隨意形態的綠松石籽料。先天綠松石形狀大多都是結核狀形態,呈現不規則的蛋狀,表面凹凸不平,鐵線遍布,被黝黑的礦渣和伴生礦雜質包裹。經過刷洗、噴砂、拋光等工序,剝去表層依附的其余礦物,展現出其中的綠松石真面目。
綠松石隨形籽,被穿搭成各種款式,綠松石手把件、吊墜、108佛珠、手鏈項鏈等,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樣式。就是因為隨性籽所體現出來的綠松石形狀的原生態和隨意性,讓人鐘情,野性奔放,隨行隨性,不拘一格的氣息,不趨于完美,不限于形式,更貼近自然。
綠松石形狀有很多可以選,但是為什么綠松石隨性籽不加工成成品呢。很多成品都是由隨形加工而成,但是還有一部分隨性籽,品質很好,不忍做任何切割打磨,也有些綠松石形狀比較小,不規整,很難加工成成品,不如就保留它隨性美。
綠松石隨形珠所體現出的綠松石形狀,是通過一種叫噴砂的工藝加工而成。所謂的噴砂,就是利用高壓氣泵空壓機,將金剛砂沖擊到綠松石的表面,將表面的石皮去掉。不破壞綠松石的天然紋理,去雜存精。它最大限度第保留了綠松石原生態的風味,凸顯出綠松石的天然美。
隨性籽基本沒改變綠松石形狀,相對于打磨雕刻過的成品,沒有太大的損耗和加工費用,所以性價比更高。其實,綠松石形狀沒有什么好壞之分,只有性價比之分,喜歡不喜歡之分。